立秋枇杷潤燥湯
時間:2.5 小時
分量:2 – 4 位
適合:時令湯水
二十四節氣養生系列 – 立秋篇
立秋節氣就意味著秋天將慢慢來臨,亦表示炎熱的夏天將去,而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。根據「燥則潤之」,養生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、潤燥止渴、清新安神為主。不過,每個地方的氣候都不一樣,例如香港現時仍處於較為炎熱的天氣,所以,氣候學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下降到22℃以下的始日作為秋季開始。
立秋是由熱轉涼、陽氣漸收,陰氣漸長的節氣,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,也是人體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。
秋季燥氣當令,易傷津液,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。《飲膳正要》指:「秋氣燥,宜食麻以潤其燥,禁寒飲」。更有主張入秋宜以滋陰潤燥者為佳,如食生地粥。並可適當食用芝麻、蜂蜜、枇杷等滋潤的食物,以益胃生津。
立秋後天氣會慢慢的變燥,日夜溫差變大,開始出現秋燥的症狀,如鼻咽乾燥、乾咳少痰、皮膚乾燥痕癢、聲音沙啞、便秘等。
食材:
• 鮮枇杷葉 30 克
• 鮮龍脷葉 30 克
• 南杏仁 15 克
• 石黃皮 50 克
• 新鮮雪梨 2 個
步驟:
1. 鮮枇杷葉、鮮龍脷葉、甜杏仁洗淨。
2. 石黃皮洗淨拍扁。
3. 雪梨洗淨去核。
4. 將全部材料放入湯煲中,加入2公升水,大火煮起,轉小火煮2小時即可。
枇杷葉及龍脷葉有助清肺熱,止咳化痰,潤腸通便。配上石黃皮清熱利濕,寧肺止咳,且具有消積的功效。且雪梨具潤肺生津之效。此湯水適合容易見肺燥症狀的人士飲用。
注意⚠️
如脾胃虛弱、胃酸過多的人士不宜多吃秋梨,同時此湯具利尿功效,故夜尿頻者睡前不宜多服。另外適量加入冰糖,以減輕寒性。